PCR实验室(基因扩增实验室)的分区设置要求主要基于实验流程、防止交叉污染、功能明确性、设备共享性及可扩展性等原则进行划分。标准的PCR实验室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区域:
试剂配制区:用于扩增试剂的配制、分装和保存。此区域应保持微正压,以防外界含核酸气溶胶的空气进入造成污染。
样品处理区:用于样品的接收、登记、处理(如核酸提取、保存和加样)等工作。此区域同样应保持微正压,并配备生物安全柜等设备,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。
核酸扩增区:是PCR实验的核心区域,用于DNA扩增等实验操作。此区域应保持微负压,以防含核酸的气溶胶扩散出去污染试剂与样品。
产物分析区:用于扩增产物的测定、结果分析、登记及报告等工作。此区域同样应保持微负压,并配备相应的分析仪器和设备。
分区原则
实验流程连续性:确保实验样本从进入实验室到得出结果的全过程在同一区域内完成,保证实验流程的连续性。
防止交叉污染:将可能产生污染的区域与清洁区域严格分开,采取措施降低污染风险。
功能明确性:每个区域具有明确的功能,便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操作规范。
设备共享性:在确保功能明确的前提下,考虑设备共享以节约空间和资源。
可扩展性:分区应具备可扩展性,便于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加。
进入各工作区域必须严格按照单一方向进行,同的工作区域使用不同的工作服(例如不同的颜色)。工作人员离开各工作区域时,不得将工作服带出。同时,试剂和标本应通过机械连锁不锈钢传递窗传递,以保证在传递过程中不受污染。
每个独立实验区设置缓冲区,减少室内外空气交换和交叉污染的风险。缓冲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正压或负压,
实验室应设立严格的出入控制措施,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。同时,应配备紧急出口,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。
CR实验室的分区设置要求严格遵循实验流程、防止交叉污染、功能明确性、设备共享性及可扩展性等原则。同时,还需注意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措施,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